鲁源资讯|齐晓瑾:场所与纪念性——理解一座福建神祠

发布时间: 2020-3-24 10:43:33   |   网络责任编辑:www.sdlyad.com   |   人气:

神祠类建筑,一般指供奉与民间信仰相关的神祇等对象的建筑。它区别于典型佛教、道教、基督教建筑类型,也不同于供奉祖先的宗祠建筑。神祠在各地有多样性和地方性,但又有着内在相通的逻辑。通过韩书瑞、岳永逸、鞠熙等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容纳民间信仰的神祠与各类宗教建筑一样,在中国城市历史上曾经非常普遍,也留下了相当多的遗存。


相对于受到官方管理的大型佛教、道教建筑,神祠往往有着更突出的在地性,与地方有更紧密的联系。通过各种传说和各种风水、“灵验”等“说法”,通过碑铭、信徒敬献的牌匾和各种纪念物的累积,神祠更深地嵌入在当地时间和空间的脉络之中。从聚落角度看,建筑本身是场所的标志物,其形式可能会随着时代变迁被改造甚至重建,但只要场所是真实的、原本的,人们会认为庙宇、神祠仍然是古老的。


如果将建筑作为理解文化之门,那么建筑的风格、元素分析有助于通过差异辨析而形成分类系统。闽南神祠建筑的建造过程来自对高度分工的若干队伍的整合,各分工工种相对独立,作为整合者的大木师傅相当于工程总包。在这样的建筑生成机制下,闽南各神祠建筑本体之间高度相似。那么,如何理解建筑和场所所承载的历史、情感和意义?


在建筑史领域,王贵祥对地方志中出现的各类坛庙进行了分类,并做了文献考证和平面特点分析工作;郭华瞻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对山西祠庙建筑的形制及其与仪式、观演等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在城市史领域,王铭铭、王逸凡、陈力、林志森等学者对泉州城内特色的铺境庙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王铭铭的研究侧重在“多元-正统”的地方历史进程中解释泉州铺境庙的形成;王逸凡的研究运用图绘分析手法,从总体和对比的角度呈现出泉州城内铺境庙的系统特征和空间特性;陈力和林志森的研究则侧重于从中国传统社区生活的角度对铺境庙典型现象提出功能性解释。


在历史学领域,庙宇的历史性与网络性也得到关注。刘永华基于长期研究的闽西四堡地方史,对于庙宇和社区的关系做出了一个历史进程式的解释。郑振满和丁荷生(Kenneth Dean)在福建沿海祠庙碑铭中发现了自清代以来许多海外捐款的记录,证明沿海地区许多庙宇关联着东南亚的华人群体,处在一个跨越国界的网络之中。


中国宗教研究本身的进展,与中国宗教建筑的研究关系密切。在宗教学领域,杨庆堃针对中国宗教的特点提出“弥散型宗教”的概念,认为弥散型宗教的宗教组织依附在宗族、社区邻里等一般社会组织里。杨庆堃的看法历来备受争议。张珣认为,杨庆堃的判断忽略了中国民间信仰中以庙宇为中心的宗教活动,这一类活动并不依附于宗族或社区等一般性社会组织。也就是说,庙宇作为宗教活动的中心有其独立性,并非仅仅作为社区的功能性精神空间而存在。


上述研究解析了庙宇的历史性及其社会意义,但这些意义与情感的关系究竟如何,仍有待研究。由于侨乡政策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以及近现代历史上很少受到战乱的侵扰,泉州城乡至今仍分布着大量神祠建筑。笔者选取了其中蕴含历史信息丰富而有代表性的一座,位于晋江市中心区域的石鼓庙(图1),进行阐述分析,以期通过个案研究对上述问题做出进一步思考。


图1清《晋江县志》中石鼓庙位置示意图(图片来源:齐晓瑾以参考文献中的《晋江县疆域图》为底图标记)